1、切口的选择
手术切口的设计要考虑便于抽吸和隐蔽。在进行手术时,应该将臀区切口放置在臀裂内,而腹部和臀部切口则应位于肚脐或耻骨联合上方,小腿内侧切口则应位于腘窝内。此外,还可以考虑利用原有的手术切口,比如阑尾切口或剖腹产切口等。切口的长度一般应控制在1~2厘米之间,并适当插入吸管。如果切口过长,可能会影响负压结果,留下较长的疤痕,影响伤口的美观度。
2、操作方法
根据方案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,用工具将皮下脂肪层轻轻分离,右手握住抽吸头手柄,将其插入目标位置,启动电动抽吸器,并按照标记的范围进行操作。使用烙铁时,侧孔通常朝向深处或侧面。左手触摸抽吸部位的皮肤表面或提起抽吸管和皮下脂肪,以了解手术的深度和抽吸量。
这一时刻,观察到淡黄色的脂肪组织通过透明连接管被吸出。随着操作的进行,提取物逐渐变红,带有少量生命液,直至全血样品接近紫红色。此刻应停止该区域的抽吸,并在无负压的情况下拔出吸取头。以切口为中心,放射状隧道吸引。若抽吸范围较广,可采用几个小切口,使每个切口的抽吸通道相交,剩余的皮下组织呈蜂窝状,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出血,还可以减少术后皮肤表面的凹凸不平。
每个抽吸隧道的宽度约为3-5厘米,隧道之间的距离为1-2厘米。而宽度和间距要根据肥胖程度和脂肪堆积的面积来确定。在相对受限的区域,隧道宽度应相应变窄,间距应相应变宽。特别是不要对中腹壁两侧的限制区域进行纵向吸引,也不要沿腹股沟韧带对下腹部进行吸引,以减少对主要皮支的损伤。轻度肥胖的人尽量不要在相对受限的区域进行吸引。
3、引流
术后立即根据吸引面积的大小,通过切口插入一根或多根硅胶管,以便连接负压引流瓶进行术后引流。
4、绷带
切口处覆盖无菌纱布,并在整个吸引部位表面均匀放置无菌棉垫或海绵,外罩加压,具有特殊的弹性。